人员分配的核心在于理解居民的SPECIAL属性系统。每位居民拥有力量(S)、感知(P)、耐力(E)、魅力(C)、智力(I)、敏捷(A)、幸运(L)七种属性,不同属性对应不同房间的工作效率。力量属性高的居民适合发电厂,感知属性高的居民适合水处理室,敏捷属性高的居民适合餐厅,智力属性高的居民则适合医疗室和实验室。分配时应将居民拖拽至对应房间,系统会显示属性加成数值,选择加成最高的分配方案。
资源管理是人员分配的重要考量因素。电力、食物和水是维持避难所运转的基础资源,需要优先保证这些生产设施的满编运作。发电厂需要高力量属性居民,水处理室需要高感知属性居民,餐厅需要高敏捷属性居民。医疗室和实验室作为辅助设施,可安排高智力属性居民。防御设施应配置高耐力属性的居民,他们能更好地应对入侵事件。在资源充足的情况下,可考虑建立训练室提升居民属性。
生育系统是增加人口的主要方式,但需要合理规划。将异性居民安排在宿舍可促进生育,但要注意遗传属性问题。高魅力属性居民适合安排在广播站,能提高吸引外来幸存者的效率。孕妇可以正常工作,生育后要及时将新生儿安排到训练室培养。人口增长要与资源储备相匹配,避免因人口激增导致资源短缺。
战斗人员配置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属性。大门作为第一道防线,应配置高耐力、高力量的居民,并配备强力武器。各层防御设施应分散配置战斗人员,避免过度集中。外出探险的居民需要高幸运属性以提高获取稀有物品的概率,同时要配备足够的治疗针和消辐宁。治疗室要随时保持运作状态,为受伤居民提供及时治疗。
成立专门的任务小队,成员应具备均衡的高属性值。训练室要持续运作,将普通居民培养成高属性人才。资源生产、防御、探险等岗位要实现专人专职,提高整体效率。定期检查各岗位人员配置情况,根据避难所发展需求及时调整。人员分配不是一成不变的,需要根据避难所发展阶段动态优化。